"

法眼宗

"

法眼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祖庭为南京清凉寺。南唐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法眼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中最后产生的一个宗派,历经文益(885-958年)、德韶(891-972年)、延寿(904-975年)三祖,活跃于唐末宋初的五代时期。作为宗派,法眼宗的传承历史不长,但它的几位祖师都是吴越地区学修并重的高僧。

法眼宗——禅宗五家之一

法眼宗——禅宗五家之一

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

法眼宗在禅宗中的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的有不少的人开始去修行。修行法眼宗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去修行,这样是对师兄是非常好的,我们一定要用心。那师兄你知道中国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是谁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

法眼宗在禅宗中的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的有不少的人开始去修行。修行法眼宗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去修行,这样是对师兄是非常好的,我们一定要用心。那师兄你知道中国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是谁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法眼文益是法眼宗的创始人。他的的悟道、弘法因缘 ,也广为丛林所传诵 。法眼文益曾约两个同伴去南方参学,在罗汉桂琛禅师那里寄住一宿,第二天辞行。桂琛觉得他还可以深造,又不便明白挽留,就指门前一块石头对他说:“ 你是懂得唯识学的,试同这石头是在你的心外还是在心内?”文益说:“在心内。” 桂琛说:“你是个行脚人,应该轻装前进。为什么安块石头在心内而到处走动?” 文益无言以对,便又留住月余,仍不得其解。桂琛这才告诉他说:“ 若论佛法,一切现成。” 文益大悟,终成一代宗师。在他的启发下,不少人都获得了开悟。

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

一日,法眼问则监院:“则监院为何不入室参请?”则监院说:“和尚你不知道,我在青林禅师处,已经有了悟境,蒙他印可过了。” 法眼说:“你说给我听听。” 则监院说:“我问如何是佛,青林说:“丙丁童子来求火。 丙丁属火,以火求火,正像我即是佛,更去求佛。” 法眼叹道:“则监院果然理解错了。” 则监院不服气,气呼呼地打起包袱,渡江走了。法眼说:“这人如果回头,还有救;如果不回头,就没得救了。” 则监院走到半途,心想:“法眼是一代宗师,还能骗我不成?多半是我错了,”于是又回头在参。

法眼说:“你再问我,我为你解答。”则监院便问:“如何是佛?”法眼说:“丙丁童子来求火。”则监院于言下大悟。

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

以上就是对中国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修行的人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还有就是要清净内心,不要有私心杂念,这样是对师兄是非常不好的,只有自己不断的去修行,我们才能慢慢的得到开悟。

...查看更多
法眼宗三大代表人物是谁

法眼宗里面是的智慧和经典都是有许多的,在禅宗中的位置是非常高的,有不少的人去修行的。当师兄在修行法眼宗的时候,我们还要多去了解法眼宗中的事情,让师兄可以更好的去修行。那师兄你知道法眼宗三大代表人物都是有谁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法眼宗三大代表人物是谁

文益

文益(885~958),是青原下第八世,余杭人,七岁依新定智通院全伟出家,后来到明州鄮山育王寺从律师希觉学律,兼探究儒家的典籍。既而改习宗乘,到福州,参谒雪峰义存的法嗣长庆慧棱,住了不久,即为大众所推许。更结伴到各处参学,路过漳州,为雪所阻,暂时住在城西的地藏院,因而参谒玄沙师备的法嗣罗汉桂琛。桂琛问他︰‘到什么地方去?’他说是‘行脚。’桂琛说︰‘行脚事作么生?’文益说︰‘不知。’桂琛说︰‘不知最亲切。’后桂琛问︰‘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乃指庭下片石云),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云︰‘在心内。’桂琛云︰‘行脚人着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师窘无以对,即放下衣包依桂琛求抉择。近一月余,日呈见解,说道理。桂琛说︰‘佛法不凭么。’师云︰‘某甲词穷理绝也。’桂琛云︰‘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文益于言下有悟。后来历览长江以南的丛林,到临川,住在崇寿院,开堂接众。南唐始祖李建国,迎请他到金陵,住报恩禅寺,署号净慧禅师。既而迁住清凉寺,前后三坐道场,诸方丛林都遵循他的风化,有仰慕他的声望从异域跋涉而来的。法嗣六十三人,而以天台德韶为上首。其余如报慈文遂、报慈行言、报恩法安、报恩慧明、清凉泰钦、灵隐清耸、归宗义柔、百丈道常、永明道潜、净德智筠等,均接众甚广,大扬一家的禅风,但德韶一支尤为繁荣。关于文益的言行,有《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一卷及文益自撰《宗门十规论》等。

文益在《宗门十规论》〈自叙〉中说(卍续110.877下)︰‘宗门指病,简辩十条,用诠诸妄之言,以救一时之弊。’在论中阐明‘理事不二,贵在圆融’与‘不着他求,尽由心造’之旨。他又着《华严六相义颂》,说明理事圆融的道理,着《三界唯心颂》说明尽由心造之旨。德韶继承其‘一切现成’的宗旨,也说︰‘佛法现成,一切具足,古人道︰圆同太虚,无欠无余。’又说︰‘大道廓然,讵齐古今,无名无相,是法是修。良由法界无边,心亦无际;无事不彰,无言不显;如是会得,唤作般若现前,理极同真际,一切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墙壁瓦砾,并无丝毫可得亏缺。’后来他的再传弟子延寿发挥文益的‘不着他求,尽由心造’之旨,乃‘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着《宗镜录》一书,博引教乘,说明一切法界十方诸佛、菩萨、缘觉、声闻乃至一切众生皆同此心。所以此一心法,理事圆备,是大悲父、般若母、法宝藏、万行原,假如了悟自心就顿成佛慧。又说‘佛佛手授授斯旨,祖祖相传传此心。’由此可知,此宗宗旨,一脉相承很为明显。而文益开创此宗,既为救一时之弊,‘欲药当时宗匠喑郁之病’(见〈题重刊十规论后〉),传至延寿益注重藉教悟宗之用,于是宗风渐失其醇正,数传即绝。

德韶

法眼宗三大代表人物是谁

德韶(891~972),处州龙泉人(一作缙云人),十五岁出家,后唐.同光年中(923~925,一作后梁.开平年中,907~910),到诸方参访,历参投子大同等五十四位善知识,都不契。最后到临川,谒文益,倦于参问,但随众而已。有一天,文益上堂,有僧问︰‘如何是曹溪一滴水?’文益说︰‘是曹溪一滴水。’德韶在座侧闻之,豁然开悟。既而往游天台山,停留白沙,吴越.钱俶当时在台州作刺史,延请问道。后汉.乾祐元年(948),钱俶继承王位,遣使迎请,尊为国师,开堂说法。曾劝王遣使新罗,取回散落的天台教籍,使台宗之文献获全。后住通玄峰顶,有偈示众说︰‘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法眼闻之云︰‘即此一偈,可起吾宗。’又在般若寺开堂说法十二会,宋.开宝五年(972),于莲华峰示寂。有语录行于世(多佚)。法嗣四十九人,以延寿为上首。

延寿

延寿(904~975),余杭人,二十八岁时依雪峰义存的法嗣翠岩令参出家,既而往天台山,在天柱峰下习定九旬,又往谒德韶尽受玄旨,后周.广顺二年(952),住在明州的雪窦山,学人很多。宋.建隆元年(960),应吴越王钱俶之请,住杭州灵隐山的新寺为第一世,第二年又应请移住永明寺(今净慈寺),参学的大众有二千多人。他著有《宗镜录》一百卷、 《心赋注》四卷及《唯心诀》一卷等书,阐扬文益的尽由心造之旨。高丽国王仰慕他的学德,遣使致书叙弟子礼,并遣僧三十六人来受道法,前后回到高丽,各化一方,于是法眼一宗盛行于海外。延寿住在永明十五年,度弟子一千七百人。法嗣有富阳子蒙、朝明院津两人。

法眼宗为禅宗五家中最后创立的宗派,文益、德韶、延寿三世,嫡嫡相传,在宋初极其隆盛,后即逐渐衰微,到宋代的中叶,法脉就断绝,其间不过一百年。

此宗的家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宋.晦岩智昭《人天眼目》卷四)。简明寺地方类似云门,细密的地方类似曹洞,其接化学人的言句似乎很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能使学人转凡入圣的机用。宋代的越山晦岩智昭说︰‘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削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

法眼宗三大代表人物是谁

以上就是对法眼宗三大代表人物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师兄就是要多加去学习法眼宗的相关事情,同时还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上自己的坚持和用心,这样我们才能慢慢的领悟其中的含义,让自己更好。

...查看更多
法眼宗区域分布与现当代传承及分布

佛门中的种类是非常多的,禅宗是非常好的,是可以锻炼自己的心性和定力,让自己可以清心凝神,这个是可以更好的去修行佛法。而法眼宗就是其中的一种,坚持的学习是对自己是非常好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法眼宗区域分布与现当代传承及分布吧!

法眼宗区域分布与现当代传承及分布

整体上说,虽然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处于风云变幻之中,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江南区域性的文化传统与佛教禅学思想却长期交织互摄、互相涵化、相互渗融,而形成了有利于佛教禅学发展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为禅学的传播发展创造了条件。唐宋时代,禅学在江南的传播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法眼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具体时空的变化发展中有其复杂的历史足迹。我们通过观测法眼宗区域性思想群体的活动以及分布,则可以清晰地领略到历史上法眼宗一派在江南发展的繁荣景象。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中绝后的法眼宗因虚云和尚的遥嗣之举而有了复活的趋势。虚云因长汀明湛禅师有弘扬法眼宗一脉之誓愿,廪受其请而遥嗣禅宗法眼法脉,而成为法眼宗的第八代传人,并广收门徒,择人而付嘱法眼之禅法,于是推动了法眼宗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一、法眼宗的区域分布

地域是禅师存在与活动不可或缺的场所。法眼禅宗的传播发展与禅师的行化活动以及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以地域分布来呈现法眼宗僧人的活动轨迹,则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法眼宗的流布状态、影响的区域范围以及它在江南活跃的历史情景。法眼宗在南唐、吴越之地尤其活跃。据《景德传灯录》载,法眼文益“其知名门徒六十三人,集中分布在南唐、吴越之地”。而且,德韶、延寿的门徒也主要集中在吴越之地并带动了法眼禅法思想的广泛流布。可见,法眼宗分布的主要区域在江南。从法眼宗禅僧活动分布图(表三),即可洞见法眼宗一派在江南区域流布的繁荣景象及其分布特点。法眼宗法派弟子主要集中在政治文化中心地带与历史上禅宗兴盛的文化区域,尤其是金陵、杭州以及洪州等地汇集了许多法眼宗高僧大德,构筑起了一道佛教禅学繁荣发展的又一历史新景观。

其一,南唐之都金陵作为法眼宗的策源地,自然是法眼宗最重要的中心。根据不完全统计,在金陵传播禅学和阐扬佛法的就有六位禅师,不仅有法眼宗开创者清凉文益禅师,而且还有文益禅师的得法弟子道钦、匡逸等禅师。他们为江南国主所重视,形成了金陵为中心的禅学思想群体,故其活动不能不对这一区域产生较大的思想影响。

其二,由于杭州是吴越国的都城,而吴越王对佛教颇为重视,又有迎请高僧的主观意愿,因此杭州成为多方佛教禅门中人汇聚之地自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法眼宗也因德韶、慧明两大禅师在吴越受到国主的特别尊崇之原因,而使法眼宗在吴越之地获得较高的地位并取得了其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故法眼门徒传禅活跃在该区域也就不难理解。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杭州一地进行传禅活动的禅师就有二十五位之多,足见杭州一地法眼宗发展的繁荣景象。

其三,由于洪州故地为禅宗的策源地,五代时期又为南唐所辖,有较好的禅宗历史文化环境和思想氛围,加之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国主又十分重视佛教,并采取较为宽松的佛教政策,这为法眼宗的流入该区创造了基本条件,故禅客们乐于在此修学禅法和传播佛理。据不完全统计,仅洪州一地就有九位法眼宗禅师。因而洪州又成为法眼宗传播的一大重镇,这绝非一种偶然性现象,乃是禅宗历史发展与文化环境共同形成合力所致的必然性产物。

其四,天台山历来为佛教重镇,不仅隋代的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常年行化于此,而且禅宗创立之后也流入该区域。因此,天台有较好的宗教人文环境,这为法眼宗传入天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也为法眼宗与其他佛教宗派发生交涉创造了有利条件。被吴越国主尊奉为“国师”的德韶,一生之宗教活动主要在天台,既为法眼宗流入该区创造了条件与机遇,也为法眼宗兴盛于吴越打下了坚实之基础。由于法眼宗经历慧明之辩论与德韶被奉为“国师”之事件,而促使法眼宗在吴地享有较高的宗教地位。据不完全统计,法眼宗一派就有不下于七位禅师活跃在天台一隅,并对吴越区域的佛教文化发展产生了辐射影响。

法眼宗区域分布与现当代传承及分布

此外,庐山、越州、泉州、鄂州等地也有法眼宗的门徒四处分散活动。法眼宗的分布既十分集中而形成区域性的中心地带,且又四处分散遍及江南各隅而表现出单兵作战的传播特点。因此,法眼宗的发展具有立体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了点与面的实际发展效果。整体而言,法眼宗在适应地方性历史文化环境的同时又不断取得发展,在思想文化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具有广泛性的社会群众基础。同时,法眼宗的发展也呈现出跨区域性的空间分布图景和较为广阔的思想文化辐射状态。

可见,以地域为中心来呈现法眼宗僧人活动的历史场景,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法眼一派禅学思想的流布状态,而且也能从中观察到法眼宗思想所影响的地域范围及其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法眼禅派在江南活跃的历史情境,可以勾勒和洞悉江南一个波澜壮阔与绚丽多彩的禅宗时代。

二、法眼宗的现当代传承及分布

值得一提的是,从法眼宗的传播与发展来看法眼宗的系谱,当以文益传德韶,进而由德韶传延寿,为法眼宗的正宗传法世系。而入宋以后,法眼一脉断绝而不见于诸史载,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法眼一脉断绝似与后继无人有关。对于法眼宗“中绝”原因将在后面的专门章节中讨论。不过,近现代又有虚云和尚一人承接五家法脉之举,而使禅宗法眼一脉得以实质性的延续。有学者指出,“(虚云)老和尚是中国近代禅宗的代表人物,他一身兼挑禅宗五家法脉——他于鼓山接传曹洞宗,兼嗣临济宗,中兴云门宗,扶持法眼宗,延续沩仰宗。他解行相应,宗说兼通,定慧圆融”。杨曾文先生也认为,“虚云和尚既传曹洞禅法,又兼传临济禅法,并且以‘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自任”,“遥嗣法眼为第八世”,“一人而兼祧禅宗五宗法脉”,“使禅门五宗得以延续下来”。关于遥继法眼宗法脉之举,虚云和尚曾有偈语表证:“虚灵本体圣凡同,只在平常迷悟中,云任卷舒循缘应,应不留情心自通。”即为虚云老和尚遥续法眼宗一派法系之表信偈语,乃遥嗣祥符良庆(度)禅师。至于虚云为何要遥嗣法眼宗一事,也有其特殊之因缘,虚云曾记云:

癸酉春,有明湛禅者,由长汀到南华,谓在长汀创建八宝山,志欲绍法眼一宗,不知所由,恳授其法眼源流。因嘉其志,乃告之曰:此宗发源在金陵清凉山,早废。兹时不易恢复。从宋元来,绍化乏后。查诸典籍,自文益师七传至祥符良庆师止,其后无考。旧派益祖六世祖光禅师立二十字,后不知何人立四十字。虽有二派,子孙停流,鲜有继起。又查益祖出天台德韶国师,与清凉泰钦禅师。传载韶、钦二公下五世良庆禅师。其中秉承,有继韶公者,有嗣钦公者,纷纭不一。有记益、韶、寿、胜、元、慧、良为七世;有记益、钦、齐、照、元、慧、良为七世。今欲继起,艰于考证。惟有秉承韶公,续从良庆禅师与余各摘上一字,续演五十六字,以待后贤继续,传之永久。

可见,虚云是应长汀明湛禅师发愿要弘扬法眼宗一脉之请而承嗣法眼法脉的。岑学吕居士也说:“法眼失嗣更久,八宝山青持大师,请虚老续法眼源流。良庆(度)禅师为七代,虚老人应继为法眼第八代。”虚云遥嗣法眼宗法脉,而将法眼宗传承世系确定为:第一世法眼文益禅师,第二世天台德韶国师、清凉泰钦禅师,第三世永明延寿禅师、云居道齐禅师,第四世灵隐文胜禅师、保福居煦禅师,第五世智者嗣如禅师,第六世宝林文慧禅师,第七世祥符良庆(度),第八世虚云古岩禅师。此系谱亦非一脉单传之得法系谱,而是师资世袭之传承系谱。此后,虚云延续了法眼宗一派法脉,并作传承法派之《五十六字偈语》云:

良虚本寂体无量,法界通融广含藏。

遍印森罗圆自在,塞空情器总真常。

惟斯圣德昭日月,慧灯普照洞阴阳。

传宗法眼六相义,光辉地久固天长。

其所传之法嗣有本湛青持、本禅、本性净慧、本智信清、本宽慧果。本湛青持于一九四三年四月在南华寺方丈室为虚云和尚所印可而得其付法,虚云和尚付法于本湛青持时有传法偈云:“本自如如圆明体,湛寂真常凡圣同,青虚妙义无变异,持传万古度迷人。”即表明了本湛青持得到其所传法眼宗一派印心之法。本湛青持的法嗣则有寂本慧青、寂照慧瑛、寂照宏如等,而付法偈语却由虚云代付。然虚云所传法眼宗法脉并非一脉单传,相反而是一脉多传。虚云和尚传法眼宗法脉印心之时,其弟子除了本湛青持得其所传之外,本禅、本性净慧、本智信清、本宽慧果也均获得认可而得其传法。因传法偈语是得法的凭证或信物,虚云和尚为了说明他的弟子皆得法脉正传,是法眼宗的正宗法嗣,而特为他们每人付嘱有传法偈语。虚云和尚传法于本禅时有传法偈云:“本性玄通法法通,琉璃世界水晶宫,主人端坐绝伦匹,万象森罗应镜中”;一九五二年在云门方丈室传法于净慧时有传法偈云:“摩醯顶上眼重开,方许吾宗大将才,法门幸有能承继,立志须从勇猛来。”得到虚云付法的净慧大和尚现仍锡住于黄梅四祖寺;一九五七年在云居山传法于本智信清时有传法偈云:“本自如如不动,智光灼破大千,信得真如自性,清凉直下子孙。”按照虚云和尚拟定的传法字偈,“本”字辈之后是“寂”字辈,故又有法孙寂本慧青承接法眼法脉,有传法偈语云:“寂常真性遍虚空,本来具足莫迷蒙。慧灯彻照除昏暗,青山绿水体皆同。”不过,此偈语为虚云“代本湛传付”而已。而且,虚云一九四六年在云门寺方丈室也曾代本湛传法于寂照慧瑛,传法偈语云:“寂然灵光能显露,照破凡情圣智成。慧心得悟无生理,瑛莹无暇示迷人。”④传法于寂照宏如时,传法偈语云:“寂静精真透心光,照彻法界万象彰。宏演法眼上乘义,如实了证性相通。”而“寂”字辈后为“体”字辈,虚云亦曾代传法于体华光升,有传法偈语云:“体含真常遍刹尘,华开处处尽皆春。光明洞照三千界,升天入地度迷人。”故上述获得传法偈语之人均可视为法眼宗的正宗法嗣,而且他们也是虚云之后法眼宗法派在新时期发展中的代表性思想人物。上述所论及的得法高僧,现今有的仍然还健在,为延续法眼宗的法脉和弘扬禅宗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法眼宗区域分布与现当代传承及分布

以上就是对法眼宗区域分布与现当代传承及分布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对于禅宗和佛学就是要坚持不断用心去修行,因为不管是学习那种经典都是对自己是非常好的,让自己内心更好的清净,在生活中没有多少烦恼。

...查看更多
法眼宗的精神

佛门禅宗是非常好的,都师兄的修行是非常好的,因此我们要坚持去修行。而法眼宗就是其中的一种,现在有许多的人开始去修行,让自己获得了不少好处和功德。就是我们在修行法眼宗的时候,还要多去了解它们里面有什么精神,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法眼宗的精神

批判精神

法眼宗产生的时候,禅宗内部已经有严重的门派、门户之争,而这种狭隘的思想倾向与行为缺陷,不利于佛教的健康发展,也违背佛教的根本精神。因此,文益、延寿都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批判, 而其理论的阐释及信仰的确立,贯穿着一种可贵的现实批判精神。

法眼宗的精神

融合精神

法眼宗在禅宗五家七宗之中理论著作最为宏富。但有人认为,延寿虽然丰富了禅宗的理论与实践,“同时也使禅宗本色丧失殆尽,法眼宗难以作为禅宗的一个独立支派继续流传,是必然的。” 禅宗本色是什么?若从达摩“二入四行”的宗旨,到惠能“应无所住”的底蕴,从“石头路滑”,到“赵州吃茶去”,他们的本色应是:当下彻见心性平等,立马入世普度众生;所谓直捷明了,不落偏执。法眼宗不落偏执,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表现出了自己的精神。

法眼宗的精神

以上就是对法眼宗的精神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师兄就是在修行佛法的时候,要有耐心和诚心,在念诵佛经的时候还要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注意念诵禁忌,这样我们才能慢慢的领悟其中的含义,让师兄可以更好的去修行。

...查看更多
结语

法眼宗法眼是一位神秘论者,不过他的神秘不是在于自然和宇宙的不可知;而是在于其生生不已。虽然他对华严的造诣颇深,尤其精于六相的原理和解释,但他却不认为现象界和实体界是同一的,因为实体是离一切相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