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三九五页:
钞【灵明洞彻,光绝涯涘,湛寂常恒,寿何筹算,常恒而复洞彻,故即寿而光,洞彻而亦常恒,故即光而寿。如是,则阿弥陀佛,虽过十万亿刹之外,而实於此娑婆世界众生心中,结跏趺坐,俨然不动。】
这一段是莲池大师补充前面《疏》文未尽之意。前面三句都是说性德的大用,也就是大乘经典常说的称性起用。在修学里面所谓「称性起修,全修即性」,这个地方这几句都是说明这个意思。我们现在迷就是迷失这些,诸佛菩萨悟就是悟的这桩事情。
本性,也就是真心,原本就是『灵明洞彻』的,所以它是性德不是修德,就是六祖所说「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它本来就是这样的。「灵」是不昧的意思,「明」是明了,本性的德用对於宇宙之间一切事物没有一样不明了的;不但明了,而且洞彻,这就是不仅是形相上明了。我们常讲,明了其当然,不明其所以然,那就是只明了它的外表,没有明了它的究理。「洞彻」,它的根源、现象、变化、归宿,没有一样不知道。这一句就是一般宗教徒赞美上帝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是这四个字的意思。上帝实在讲并不是全能,也不是全知,他也是凡夫,他也跟我们一样迷惑颠倒,可能在有些地方比我们迷得轻一点,我们比他迷得重,所以他显示得很有智慧,并不是全知全能的。全知全能是真有,佛给我们讲,我们每个人都具足,一点都不希奇,就是自己的本能。我们今天讲迷,实在讲迷失了自己的本能,经上说「可怜悯者」,这真的是可怜!迷失了,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圆满智慧德能。『光绝涯涘』,涯涘是边际,智慧德能没有边际,真的是全知全能。
『湛寂常恒』,前面所讲是本能的德用,湛寂常恒是讲体性,这一句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一句,前面的德能就显不出来。「湛」,像水一样非常的清净,一尘不染,水再深,从水面上可以看到水底,看得清清楚楚,这是形容它的干净,没有染污。「寂」是寂静、不动摇,这都是比喻我们的真心,心就像水一样,所以心不能动,动就不寂;心不能染污,染污,湛就失掉了。「湛」是不染,「寂」是不动,修行秘诀就在此地。「常恒」是功夫。在凡夫,湛与寂很短暂的时间可以有,但是长时间就没有了。即使是很短暂的时间也要训练,不经过训练,就是极短暂的时间也不可能出现。
《了凡四训》注解里面讲画符,他在画符那一刹那,那个短的时间当中,他心里面一念不生,也就是他有湛寂的功夫,他那个符咒就灵,画符要这样画法。念咒也要这个念法,有的人念咒很灵,有的人念咒不灵,什么原因?不管咒的长短,念下来之后,他心里面不起一个杂念,他是以湛寂心来念这个咒,这个咒就灵。因此咒愈长愈不容易灵验,为什么?会打妄想。咒愈短愈容易灵,很短的时间可以叫自己一念不生。实在讲,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上的神咒,是最短的神咒,经上教我们要「一心称念」,一心就是湛寂,湛寂就是一心。心里面没有染污、没有杂念、没有动摇,这个叫一心。心里面动个妄念、起个念头,这个心就不是真心。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他有感应。我们念这句佛号,佛号里面掺杂著妄想,念佛的时候心还为外境所动,这就不相应;不相应,念得再多也没用处。像寒山、拾得所说的「喊破喉咙也枉然」,就是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喊破喉咙也枉然,原因在哪里?没有一念他是用湛寂的功夫。用湛寂,才有感应,才有效果。
到湛寂常恒,有了「常恒」这两个字,这就是一心不乱,最低限度也是事一心不乱。实在讲,事一心不乱已经得念佛三昧,说老实话,在这个境界里面,寿命就没有了。寿命从哪里来的?从分别执著来的,因为执著有过去、现在、未来才有寿命。寿命是时间,心定的时候,这界限没有了,於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没有执著了;执著没有了,寿命就没有了,就不生不灭。得到念佛三昧,说长寿、短寿都没有意义了,那是对众生方便说,不是真实语,真实语里面没有寿命这个概念。今方便为一切众生说,说无量寿。『寿何筹算』,寿命没有法子计算,他已经不起心、不动念,还算什么?只有起心动念才可以计算。
由此可知,「湛寂常恒」,这是体,就是定、就是一心不乱。「灵明洞彻」是起用,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体跟用是可以互相融通的,「灵明洞彻」是体,「湛寂常恒」就是用;「湛寂常恒」是体,「灵明洞彻」就是用,可以互为体用;这就是定慧均等,定是体,慧是用,慧是体,定是用,可以互为体用,於是定慧就转深了,定愈来愈深,慧愈来愈广。
『常恒而复洞彻,故即寿而光』,他的无量寿、无量光也是一桩事情,无量寿就是无量光,为什么?定就是慧,常恒是定,洞彻是慧。『洞彻而亦常恒,故即光而寿』,光就是寿、寿就是光,是一不是二,这个是事实。从这个事实上去观察,阿弥陀佛的寿命真的是无量,不是有量之无量,而是无量之无量,它是本性的性德,哪有量?
『如是,则阿弥陀佛,虽过十万亿刹之外』,凡夫都著相,从事相上看,西方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十万亿佛刹之外。一个佛刹到底有多大?在从前,我们一般认为一个银河系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个佛刹。黄念祖老居士说,一个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小世界,那就不可思议!这大千世界恐怕我们现在科学还没发现。这是说明从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从迹象上来说,是相当遥远的距离,是很大的距离。距离虽然这么大,诸位要晓得,都是在我们一心之内,不是在心外,再大的距离都没有离开我们一心。好像我们晚上作梦一样,作梦,我们乘飞机飞到外国,不管飞到哪里都没离开这张床铺,虚空再大,没有离开能作梦那个心,统统是心变的。同样的一个道理,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统统是一心所现。因此,你那个心要是清净、要是不动,确实是灵明洞彻,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样你不知道的,样样清楚。
从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你念头一动想去就到了;再远的距离,一念就到了,为什么?在清净心里头,没有分别执著的时候,给诸位说,没有距离,空间跟时间都没有了,都是假的。时间是过去现在未来,空间是四方四维上下,佛在唯识经论里面告诉我们,这些东西都不是真的,「方分」是空间,「时分」是时间,归纳排列在二十四个不相应里面,它是属於不相应行法。它不是心法,与心法不相应;它也不是色法,与色法也不相应。它与心心所、色法统统不相应,拿现代话来说,纯属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实。你迷的时候,心里有分别执著,确实有三世、十方这个事情;如果心地清净,离开一切分别执著,决定没有这个事情。心心所法、色法是依他起性,种种缘成就的,许多条件当中生出这个法;不相应行法没有,纯属抽象的概念,用佛法来讲,就是迷,是错觉,从错觉里面产生的。
你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了,那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为什么一念就到。我们今天用光的速度来说,光的速度很快,一秒钟三十万公里,用光速从娑婆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恐怕也要几亿万年!你才晓得光的速度不大,太小了,没有心的力量大。所以佛法的修学,最重要的修心,修清净心,不许可心里面有一个妄念存在,功夫就成就了。应当怎么修行?老实念佛。老实就是念佛的时候不掺杂妄念,掺杂妄念就不老实。老实念佛目的在哪里?目的就是恢复灵明洞彻、湛寂常恒的性德,恢复我们自己的本能。本能失掉了,说实在话,这是奇耻大辱!我们跟十方诸佛原来是一样的,现在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人家是在虚空法界里面得大自在,一切法随心所欲,我们现在在这里搞六道轮回,还要搞三恶道,这个不得了!
今天下午有一位台中的年轻法师来看我,他现在想做很多事业,来问我,他听了录音带很喜欢学净土,我就劝他,把那些大大小小的事情统统放下。我问他:你生死有没有把握?生死事大!生死没有把握,搞什么?搞得再多、搞得再好,三界有漏的福报而已,你修的是福报。今天我们在这社会上,看到做大官、发大财的,过去世就是修福的。你今天要是这个修学法,来生去做大官、发大财,这官做大了,财发多了,又迷了,迷了造罪业!罪业造多了,死了之后必然堕三恶道。佛门里讲「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第三世堕落,三世怨,这是我们一定要觉悟的。古德常说:好事不如无事!
说度众生,自己还没度得了,怎么度别人?我今天告诉他,四弘誓愿修学的次第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确实要有度众生的大愿,愿后要起行,要真正修行,修行第一个要断烦恼。烦恼断了之后,才可以学法门。他也要办佛学院,这很了不起!我就告诉他:也有很多人劝我办佛学院,我不能办。他说:为什么?我说:我找不到学生。他说:学生不是很多吗?法师,你一办佛学院,学生一定很多。我说:那些学生是别的佛学院收的,我这佛学院不收这些学生。他说:为什么?烦恼未断!烦恼未断,所修的一切法门,清凉大师说得好,增长邪见。我们办佛学院,成绩在哪里?成绩是帮助学生增长邪见,这个问题可严重,我得背因果责任,所以不可以。
为什么我劝大家把《无量寿经》老老实实念三年,不要求解?目的就是修清净心,让心定三年,定下来以后再学东西,效果完全不一样。你以清净心面对一切法,给诸位说,增长智慧,智慧才能现前;烦恼没有断,不可能有智慧。所学的东西学得再好,连儒家也说,记问之学!儒家没有说是邪知邪见,只说是记问之学,我记得很多、听得很多,「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不可以做人老师、不可以教人。所以佛法要我们心地清净能生智慧,一定要从清净心里面去开悟!讲求的是体悟,不重视记问。我在台中跟李老师求学的时代,李老师就不赞成记问,听就用心听。我那时听经写笔记,他不许可,他说:你记这个干什么?贵的是能领悟、能体悟,不贵记这些名词术语。你能够领悟,确实是自己的东西。所以用恭敬心听、用清净心听,听经是入定!听一个半小时,这一个半小时是入定,心地清净,一念不生,这样听经容易开悟,他有悟处。听懂也好,不懂也好,懂是悟处;不懂,不懂自己是在定中,这个定没起作用。所以说定慧俱得,两个都得到!打妄想是定慧俱失,两个都失掉,变成世间一般学校上课一样。
换句话说,现在学佛的人多半是态度错误,他不晓得这个道理,不知道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实在讲,是跟现代的世间法不一样,跟中国古时候的世间法还是一样的。中国古时候,儒家、道家也讲开悟,老师教学重视学生的悟性,训练学生的手法也都是背诵。小孩念书,尤其是中国过去的小学,完全背诵,老师不讲书、不讲解,督促小朋友,他会背了,叫他继续背一百遍、背二百遍。会背了,为什么还要背这么多?实在讲就是叫他不要打妄想。他要不背书,他就胡思乱想,想去玩去了。从小就是训练他妄想要减少,尽量帮助他减少,使他恢复他的本性。唐大圆居士在唯识著作里,很感慨的说:民国以来这个教学法错误,定慧统统没有了。
这一段讲的是定慧圆满的境界,定就是慧、慧就是定,所以时空完全突破,整个法界变成一体,这叫一真法界,这是诸佛如来所证的境界。佛法的修学就是希望我们都能达到这个境界,这才叫真正学佛。自己学佛有受用了,我们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最重要的是建立大众的信心,是帮助他有一个正确修学的态度,再能贡献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如果他能接受,成就就快了,这是教学。但是这个法门,实在讲是难信当中的难信法,极难信法,我们今天把这个方法态度告诉人,人家未必相信!他为什么不相信?他看到每个人走的路都跟你讲的不一样!一开头下手都是博学多闻,你叫我什么都不要看,这太危险了,恐怕我将来什么都不能成就。所以跟他讲真的,他不相信,讲假的,一拍即合,他就信假不信真。所以现在人难度!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这很难了。对於真的东西能听得进去,这个人实在是大善根大福德,确实不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确实非常难以接受的。所以在这个境界里面,时空突破,所谓时空突破就是分别执著没有了。
『而实於此娑婆世界众生心中,结跏趺坐,俨然不动』,这个意思诸位能不能体会?阿弥陀佛在我们自性当中,「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自性变现出来的,阿弥陀佛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他不在众生心中,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从哪里来?是众生心中变现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体,识是作用。不但阿弥陀佛如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又何尝不是?没有一个例外!
诸佛菩萨是我们本性觉的那一部分的作用,六道凡夫是我们自性当中迷的那一部分在起作用,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性变现的。如果我们一念觉,你就会看到十法界依正庄严如如不动。佛没动,我们现在何尝动?佛是在结跏趺坐,俨然不动,我们六道众生乃至地狱众生也是结跏趺坐,俨然不动,没有例外的。当我们迷的时候,看到诸佛如来都在动。迷了,一动是一切动;不动是一切都不动。不动从哪里看?不动从性德上看,性德不动。动在哪里看?动在迷失性德之后,看起来好像是有动,其实还是不动。佛在《华严》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来成佛就是从性德上去看,性德确确实实本来清净,本无动摇,本来具足,能生万法,是真的,它本来是如此,绝对不是迷的时候就失掉,迷也不失,才叫做本性,永远是这样的。
我们纵然是堕在三恶道,本性还是清净的,本性还是不动的,三恶道是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他的本体还是真如本性。恶道里面,尤其《地藏经》讲受苦受难,那么大的苦看到都害怕,毛骨悚然,那是回什么事情?妄识,就是妄心,妄心就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不是真心,是妄心!真心本来不动,妄心动;不动的是真的,动的是妄的。妄当然可以离开,当然可以舍掉;不动的、真的,当然可以恢复。马鸣菩萨《起信论》里讲很很好,「本觉本有」,灵明洞彻、湛寂常恒,这是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不觉就是妄心,起心动念这是本无,本来没有的。本来没有的,当然可以断掉;本来有的,当然可以恢复。这几句话,使我们学佛的人建立真正的信心。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信愿行,讲信,第一个信自己,这是帮助我们建立信心,信自己本来成佛,信自己这一生决定可以断烦恼,决定可以成佛道,我们这些妄念确实可以放下的。为什么我们放不下?就是这个妄想用的时间用得太久,用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想放下也放不下,原因在此地。佛有方便,方便当中第一个方便就是教我们念佛,所以念佛在八万四千方便法门里面是第一法门,用这个方法就能把妄念断得干干净净。怎么用法?念佛,「忆佛念佛,净念相继」,就是《楞严经》上八个字!忆是想,我天天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我们这一尊阿弥陀佛这塑的像的确塑得庄严,我们现在把它印出来之后,比原来这个像还要庄严、还好看。所以有同修发心印成小张像照片一样,大家带在身上,没有事多看看,就想阿弥陀佛,不要想别人!想别的人、想别的事,你都是造六道轮回,都是打妄想。
我就想阿弥陀佛,我就念阿弥陀佛,心里头一切牵肠挂肚的事情统统放下,把它换过来,换成什么?就是牵挂阿弥陀佛。你能这样去修,给诸位说,不要多,六个月就成功了。你所有的妄念至少可以去掉百分之八十,你心就得清净了。换句话说,你念佛功夫成片就可以做到,不要很久,半年时间就可以到功夫成片,三年就可以到一心不乱。问题是你不肯干,偏偏还去想人想事,这个是麻烦大了!这个一定要提高警觉。想一切人一切事,要记住,都是搞六道轮回。无始劫以来就是被这些事情害了,害得搞生死轮回,永远不能出离,还不觉悟,还要搞这个,错了!
所以大家一心一意去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相片多印,大量的去印,常常带在身上,还可以多带几张随时送人。人家要有想你的,你告诉他,不要想我,想这个、想阿弥陀佛。想阿弥陀佛,将来我们同往西方,这才永远能在一起!除此之外,要想永远在一起,给诸位说,根本就不可能。生离死别决定免不了,死了之后,个人被业力所牵去轮回,下一次再碰到,那真是无量劫之后!纵然碰到了,也不认识。所以,哪有想佛好?真正想我们不要分开,永远在一起,大家都想阿弥陀佛就对了。八万四千法门,忆佛念佛是第一法门,因为一切法从心想生,想什么就变什么。下面这几句话意思就非常的圆满、非常的真实:
钞【何乃佩长生之诀,枉自殇亡。】
这是讲无量寿。我们每个人本来是无量寿,无量寿不是修来的,无量寿是我们每个人本有的,本来是无量寿,现在搞成短命,太冤枉!为什么会短命?就是成天打妄想,妄想愈多,寿命就愈短。实在讲,我们这业报身也如此,妄想少寿命就长,就不容易衰老。古人常讲:忧能使人老!一个人常常忧虑,他老化得很快,没有忧虑的人是不容易老。我们把一切忧虑、把一切烦恼、把一切妄念、把一切牵挂统统舍掉,妄想执著舍掉,那就恢复性德,性德本来就是无量寿。
对於西方世界讲的寿命,大家决定不要怀疑。有人说到底这寿命恐怕还是有量的,不过就是很长而已,我们没法子计算。你在这一段看的,真的是无量寿!这不是假的。这两句是讲长寿,也就是我们讲不生不灭,确实是不生不灭,法身常住!法报应三身一体,法身不生不灭,报身、应身也是不生不灭,贪生怕死的念头就没有了。贪生怕死是妄念、妄想,六道凡夫活在妄想当中,这是很苦的事情。
钞【负杲日之明,翻成黑暗。】
这一句是讲光明。光明也是本有的,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无量光、就是无量智慧。现在智慧没有了,变成无明,『黑暗』就是无明,把无量的光明现在变成无明,怎么变的?不是别人给你变的,是你自己变的,还是妄想执著变出来的。有了妄想执著,无量的智慧光明就失掉,显现出来的是无明、是邪见。由此可知,妄想执著要是去掉,无明就变成光明,邪见就变成智慧。
佛在《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智慧就是无量光,德相就是无量寿,「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句话把病根给我们点出来了。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诸位去想一想,这么多法门里面,哪一个法门非常有效果,能把妄想执著打破,这个法门就是最殊胜的法门。古德一般修学体验得到一个结论: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为什么?经太长,咒比经短,但是比佛号还是长,一句阿弥陀佛简单容易,忆念方便。
所以这庄严的佛像,我建议同修们家里多请几张回去,家里每个房间显著的地方都挂上,不管走到哪里,我眼睛都看到佛像,常常跟佛在一起,时时刻刻不离佛,这样就对了。真正做到「忆佛念佛」,真正做到「净念相继」,这就是在转无明为本明,转邪见为智慧,恢复我们本有的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不是外头来的,也不是修来的,修来的,说老实话可能还有长短,还不见得是真的;它是性德本来具足的,所以说不上长短!
钞【心本是佛,自昧自心;佛本是心,自迷自佛。】
这两句话真是说透了,说到了极处。凡夫之所以变成凡夫,是『自昧自心』、『自迷自佛』。所以,佛法教给我们的是破迷开悟。迷的是心,所以要在心地上下功夫,不能在文字上下功夫,不能在心外下功夫,心外下功夫永远不得力,换句话说,心外下功夫是永远不相干,古人比喻「隔靴搔痒」,搔不到!一定要从心地上下功夫,求心不昧、求心不迷。忆佛念佛就是其心不昧、不迷,这个多重要。我们也学了不少年,所有法门里面我们实验,确实是念佛法门容易得力,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提倡这个法门是有道理的。说别的法门,那是对特别机缘说的;提倡念佛法门,可以说是十方诸佛菩萨不遗余力,尽心尽力,大力的在提倡,这是我们应当要体会得到的。无量寿跟无量光就讲到这个地方告一段落。再看底下经文:
◎【二道成远劫】
经【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
我们看莲池大师的注解:
疏【已知彼佛得名之义。】
这名号的意思就是无量,无量当中特别以无量寿跟无量光来表示,这是阿弥陀佛名号里面的含义。
疏【未审彼佛成佛至今。】
再进一步,不知道阿弥陀佛成佛到现在有多久?我们凡夫妄想分别执著,总是要问一问。
疏【经几何时。】
经过多久?
疏【劫者,具云劫波。】
『劫波』是梵语,中国人喜欢简单,往往把尾音省掉。中国自古以来,无论是言语、写文章,要求简要详明,简单、扼要、详细、明白。
疏【此云时分。】
『时分』的意思,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时间。
疏【十劫者。】
劫波是时间的单位,是一个很大数目字的单位,我们讲日、月、年,这个劫比年还要大。劫在印度有大劫、有中劫、有小劫。这到底是大劫还是小劫?经文上没说明。
疏【一云大劫,一云小劫。】
有人说大劫,也有人说小劫。
疏【今谓明远,应是大劫。】
这是莲池大师的意思,应当是大劫才合理。佛成佛,距离我们现在是相当遥远的一个时候。劫怎么计算法?
钞【一大劫者,成住坏空各二十小劫,八十劫终,方成大劫。】
一个大劫有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一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一大劫总共是八十个小劫。
钞【云十大劫,是八百小劫也。经意为明成佛久远,而曰小劫未见其远。】
如果是小劫的话,阿弥陀佛成佛距离我们现在不算很远;大劫,那就相当远了。
钞【今依唐译,云十大劫。】
唐译就是玄奘大师的译本。玄奘大师的译本是直译,照著原文直接翻译,比较可靠。他所翻译的是『十大劫』,罗什大师翻译的只是用十劫,没有说大小。莲池大师认为是十大劫也有根据,玄奘大师的译本是这样写的。
一个小劫是多长?佛经有好几种说法,最常讲的就是「增减劫」,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个世界人的寿命,最长的时候是八万四千岁,从八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就是人寿命最短的时候;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加一岁,又加到八万四千岁,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的时候,人寿一百岁,这是在减劫的时候,一百年减一岁,释迦牟尼佛距离我们现在三千年,所以减了三十岁,现在世间人平均寿命七十岁。
其余还有几种说法都是形容很长,也不太容易体会。过去李老师在佛学讲座的时候,他给我们说了一个数字,当然他也有根据。可以查《法苑珠林》、《经律异相》,这是佛门的百科全书。他有一个很简单的算法,依中国的算数用「兆」为单位,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这个数字才是一个阿僧只。我们讲成佛是阿僧只劫,就算小劫,时间也不可思议,如果算大劫,那更不可思议,要加八十倍。可见得,修学时间非常的长远。
西方极乐世界寿命是无量劫,阿弥陀佛成佛才十劫。以无量劫来看十劫,就好像我们这个世间人寿百岁,他现在成立才多久?大概不过十分钟。可以说,极乐世界才开幕没几天!佛在此地劝勉我们,我们现在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最好的时光,为什么?他开张才没几天,我们就去了,将来到极乐世界都是元老的身分。阿弥陀佛成佛十劫,我们就来了,这个机缘多难得。所以千万不可以错过,一错过,来生再遇到这个法门,不晓得经过多少劫,那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成佛已经很多很多劫了,不是十劫,这个不一样。后面这一段说得好:
疏【又十大劫,亦是一期赴机之说。究极而言,成佛以来,亦应无量,如法华中说。】
『一期』之说是怎么回事情?譬如我们现在学校每年都要招生,每年都有学生毕业,这是一届一届的,「一期」就是说这一届,不是说学校从成立以来。如果说是西方极乐世界创办以来,那世界就久了,那是无量无量劫。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是讲现前这一劫,是这么一个意思。在过去无量劫,在未来还是无量劫,只是眼前这个阶段来讲是十劫。这时间不长,《法华经》有证据。
钞【如法华中,众疑世尊成佛未久,云何旷劫菩萨是所教化。】
法华会上有人怀疑,有很多的菩萨,大菩萨从十方世界来的,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释迦牟尼佛成佛没多久,他三十岁示现成道,说法四十九年,成佛不久,为什么那么多大菩萨是他的学生?佛在这个时候才说出真话:
钞【佛言: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劫。】
这是《法华经 寿量品》所说的,释迦牟尼佛也是久远劫就成佛,这是一期示现而已。
钞【则阿弥陀佛,其可量乎。】
由此可知,阿弥陀佛又何尝不是久远劫就成佛了,现在在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期示现,所以同样的意思,寿命确确实实是无量无边。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