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佛心网
初识佛法须知 佛学的真面目 法苑谈丛 教规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
主页/ 初识佛法须知/ 文章正文

嘎玛仁波切:与烦恼“化干戈为玉帛”

导读:嘎玛仁波切:与烦恼“化干戈为玉帛” 我们的烦恼之所以滋生不断,大都是因为太惧怕烦恼,又像强迫症般的想与烦恼划清界限。这种对于烦恼的患得患失,又想通过蛮力制止打压的方式,来杜绝烦恼再生的隐患,可能...
嘎玛仁波切:与烦恼“化干戈为玉帛”

我们的烦恼之所以滋生不断,大都是因为太惧怕烦恼,又像强迫症般的想与烦恼划清界限。这种对于烦恼的患得患失,又想通过蛮力制止打压的方式,来杜绝烦恼再生的隐患,可能不是明智之举,或许能缓一时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说,起初我们给予烦恼的讲解认知和制定“消除”烦恼的方法,是类似于告诉大家“烦恼不是快乐,快乐不是烦恼。”这个层面的引导,目的是为了降低和淡化大家对于烦恼未曾认知前的恐惧心理,在之后的进程中,我们通过佛法知识的系统听闻及务实的修行实践引导,会循序渐进的让大家从开始对烦恼的恐惧到淡化恐惧、进而认识烦恼产生的缘由,到掌握可以对治烦恼的方法,再进一步,会剖析烦恼的产生根源及寻觅其来去轨迹,以此来警醒我们在此刻的探寻,指出烦恼的出处并非在心外,其作用力仅在心内,起点便是终点……这样层层指引,层层剖析,层层去自觉发心的修行实践,其实最后,会发现烦恼与我们,基本属于“剥洋葱”的游戏。

回归到现实中,我们每个人所能感受到种种现象,是各自的烦恼业障显现而成,都是不清净的现象。这里所指的不清净,是指我们因为这种烦恼业障的习气制约,从而使得我们的每个起心动念都可能成为产生烦恼的因。有人会疑问说,不是善念的善报,就会有快乐吗?那么怎么拿“不清净”的说法来一概而论呢?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在未断产生烦恼习气的一切执念前,无论我们的善念还是恶念,都还是会在五毒“贪、嗔、痴、慢、疑”的交织作用下运转。所以,我们很难维持真正不产生烦恼心的状态,基本都是时快乐时烦恼。这就是不究竟的起心动念,不纯粹。修行的整个过程,乃至成佛悟道的层级,基本就是看我们的烦恼被斩断了多少,而且能不起烦恼心的清明状态持续多久。最后的成佛,另一层含义就是完全的清净,完全的不产生烦恼,彻彻底底的断除烦恼心的意思。

对于现阶段的我们,在与烦恼“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在教理与方法的实践中,小乘、大乘显宗和密乘,基本属于阶梯型的递进。

小乘指导我们的方法,认为烦恼是实有,因此修持的重点是远离、断绝烦恼,不可有丝毫的附着。这个层面就是先要让我们不惧怕烦恼,进而用合理的方式方法避开烦恼,起到“井水不犯河水”的作用。这种方法的认知和运用,在开始的层面及修行时,是有必要的,最起码能引导我们对于“烦恼”的合理处置,解我们的一时之需。

大乘显宗认为,烦恼并非实有,但必须藉由菩提心、空性等方法,加以转为道用。此方法的教导中,强调空性的重要性,也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指导。实践中,观空性较为提倡。让我们认知,一切起心动念的产生及发展并非是实有与坚实存在。烦恼同样是空无实体,如梦幻泡影一般。此方法在于,转化我们对于烦恼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不强调躲避烦恼,而是更一步指导我们,学会净化烦恼。

金刚乘密法中,认为烦恼不是实有,也并非不清净,其本质即是清净的智慧。这就开始提高我们的认知了,“烦恼即菩提”我们常听,但对于其真正含义,还是模棱两可。这里在教导我们,不要排斥烦恼,重点在于认识它的本质。这里的不排斥,并不是说任其烦恼自由发挥,而是从根本上认识烦恼的本质,带着智慧利用烦恼的习气和力量,烦恼就会变成修心上助力,也就是认识五毒里的本质,并转为五智的种种善巧方便。这里就到了认知“烦恼为烦恼”不去躲避,不去周旋、不去压制、不去妥协……等等善巧,而是直接看破,烦恼心与智慧心本是“同根生”的实质。

密法中对于很多问题的修行指导,不在于强调转化,而在于当下的识破其事物的一体两面性。这种识破,会是一种让我们掌握“超越”固执己见的本领。也是一种如实知,如实见,如实信解,不造作自心的培养。不告诉我们问题玄而又玄的层面,而是直接告诉我们问题的实质。就像对于“烦恼”不是周旋一圈去指引我们从外围如何攻破,而是强调从核心瓦解。培养我们“转识成智”的本领。

其实对于烦恼的认知及接受的方法,还是要因人而异的,循序渐进是有必要的。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修行到最后并不是一件神叨叨而且玄而又玄的经历,越是修行的层次越高,就越会落于实处。就像很多的高僧大德,烦恼对于他们就是烦恼,但是他们此时的心境已经基本脱离凡夫心的颠倒妄想和造作。如实知,如实看,但心却如“晴空万里”一般,并无实质的所住、所贪著,而且对一切外境,会如实的反映,但却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像我们会疑惑,为什么这位师父会有修行,也会看见他的喜怒哀乐一样。这里要强调的是,修行的好坏,不是说就像木头一样毫无声色,真正的修行人,早已在心上下到确实的功夫,并与烦恼“化干戈为玉帛”的相处,进而方便运用且已明了,烦恼心与智慧心,同一无异的本质。他们是如实知,如实见,如实反映,但心却了了分明,无有挂碍,无所住。这不同与凡夫心,我们的烦恼与喜怒哀乐,在没有实修实证的经验前,烦恼心与我们,就是“剪不断理还乱”。

因为我们,处处都是心有挂碍,而且处处都留存执念。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